生命中心ABE项目2024年云南异地教学活动圆满结束

生命中心ABE项目2024年云南异地教学活动圆满结束

  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物学科教研发展,促进生物学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搭建大中衔接桥梁,培养优质人才,生命中心和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227月达成战略合作。今年为进一步发挥该项目的辐射作用,20241130-121日,生命中心携手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ABE实验课程培训活动。来自昆明、曲靖、香格里拉、梁河、瑞丽、新平、红河县、云县、石林、寻甸等县市区22所中学的24位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参与本次课程体验。本次活动由ABE项目团队开发和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优质师资讲解;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场地和设施设备等。

开营仪式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办公室主任,ABE中国区站点项目负责人江轶博士主持进行。江博士向教师们介绍了以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和创新者为目标的创新科学教育ABE项目,并感谢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正是对大中衔接有着相同的理解和共同的目标,大家相聚在此,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未来会继续携手,为教育公平化、为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紧密合作。

江轶博士发言

随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兆荣副院长代表学院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表示全力支持,并介绍和ABE项目开展合作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进行有效的连接,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如结合英才计划在暑期开始实验课程等,旨加强中学和大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他还表示,秉承着为云南教育提供支撑服务的理念,云大生科院愿意鼎力支持中学生物教学中需要的帮助。

和兆荣副院长发言

ABE项目特邀代表、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原主任张贵友教授表示,ABE项目作为搭建大学和中学沟通桥梁的探索,在云南地区开展的活动是顺畅的、成功的,这得益于所有人的大力支持。大家对大学和中学的责任和培养目标是理解一致的,希望未来加强沟通和交流,把实验体验带回到课堂,在学生心中播下生物学的种子,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张贵友老师发言

云南师大附中呈贡学校党总支副书记、中学正高级教师王欧希望教师们和大学保持交流,同时就在课堂开展实验存在的困难给出了有益的建议。王老师表示,相信教师们一定会将实验体验内容传递给学生,不仅仅是这一届的学生,而且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点燃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投身到建设国家的事业中去。

 

王欧老师发言

最后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蘅教授发言。他说ABE项目对教师的培训可以让更多的中学生受益,这个活动是重要的,是有意义的。希望老师们将活动中所见所学所思应用到教学中,提高自身专业成长,夯实国家未来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基础。

肖蘅老师发言

实验体验由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骨干教师李瑶曦和教学团队尤福晋老师带领开展,ABE教学团队彭文、韩玉洁进行教学辅助工作。实验体验主要分三部分进行:

李瑶曦老师在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基因工程的具体流程,加深了教师们对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的理解。紧接着,李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从细菌中提取质粒、限制酶酶切的方法,以及通过正反两个方面详细说明了提取质粒时的注意事项。最后指导教师们动手完成了质粒提取与纯化,并利用两种限制酶完成对质粒的切割操作。

图为本次两位授课教师,左为李瑶曦老师、右为尤福晋老师

第二部分由尤老师给大家讲解电泳技术、目的片段的回收与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步骤。尤老师非常用心的将本次培训的内容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相结合来讲解,便于教师们将本次培训的理论和操作带入日常的教学中。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检测体验时,教师们上手操作点样,直观感受电泳实验,实验等待过程中尤老师给学员们穿插分享了如表达载体的类型和特点、荧光蛋白的应用等一些有趣的学科知识,引导教师们用新颖的科学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李瑶曦老师讲解了PCR原理,并带领教师们进行实操,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的产物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检测。

呈现红色的大肠杆菌菌落

电泳检测结果展示

授课过程中穿插互动交流环节,解决老师们的教学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用HindⅢBamHⅠ两种限制酶切割、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限制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课堂实验教学不再生硬,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除了实验体验,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洁老师和王后平副研究员还带来特别课程。

张洁老师以“生命规律探索背后的我们——模式生物”为题,从什么是模式生物、模式生物的特征和选择、常见的模式生物、模式生物的研究策略四个方面介绍模式生物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学科学习背景下,结合生物学中里程碑式的原创研究和技术发明,深入分析模式生物的选择过程和应用方式,构建生物学研究的逻辑性和大局观,为将来进入实验室科研,搭建知识和实践之间衔接的桥梁。

张洁老师讲课中

后平老师“模式植物及研究案例简介”为题,介绍通过模式植物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规律,还可以为农业生产、生物技术和医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王老师也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模式植物的研究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后平老师讲课中

参加此次活动的教师们表示,做中学,学中做,体验式学习使得课本基因工程知识从抽象到形象,项目式学习助力教师深度思维发展,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提供强大助力。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